明前茶,贵如金。溧水区晶桥镇芮家村马村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800亩茶园基地,淡淡的茶香溢满山峦,采茶女穿梭在茶园中,采摘一片片嫩芽。“雨花茶制作技艺传承馆和非遗技艺展示馆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在3月中旬正式建成,为更好传承这一国家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载体。”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盛峰激动地说。
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项目,有三个子项目来自江苏,分别是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其中,陈盛峰是南京雨花茶第五代传承人、雨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是文旅部认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是江苏省首批十大江苏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
茶叶种植是晶桥镇的绿色富民产业之一,现有茶叶种植面积4600多亩,茶叶种植生产企业8家,从业人员200多人,主要品种为碧螺春、白茶、雨花茶等,年产值为9200万元,年人均增加采茶收入8000元,有力带动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近年来,晶桥镇把培养科技型领军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乡土人才积极融入现代农业、休闲文旅、乡村旅游等乡村发展新业态,创业发展、带民致富。据统计,晶桥镇已建库培养乡土人才1000多名,创办领办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100多家。晶桥镇还抓实乡土人才“选、育、用”等关键环节,将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今年32岁的陈超是农业硕士,是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2023年,陈超当选笪村党总支书记。
在晶桥镇芝山村曹庄富硒生态园内,“95后”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龙国刚正在油菜基地里查看油菜长势。远离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来到偏僻乡村,龙国刚原本只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芝山村淳朴的村民、清香的泥土让他难以忘怀。2022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龙国刚决定留下来,将所学所研投入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我实习就在芝山村综合社,感受到了村里对人才的重视,毕业后,我就留了下来,这片热土大有可为。”龙国刚说。
晶桥镇坚持内培外引,在芝山村,引进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团队,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芝山)科技人才党支部,晶桥镇党委和南农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指导员委派、科技成果产业化承接、乡村振兴培训示范点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建设发展以富硒生态健康农产品为基础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多功能“富硒生态”产业园,成为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果蔬采摘、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2022年,芝山村综合社增加村民务工及土地分红收入720万元,村集体收入1406万元,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3.4万元。芝山村先后被评选为江苏省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2022年,芝山村成功入选江苏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示范村十佳案例。
通讯员 张福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