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芙妮号”在大西洋(600558,股吧)底的悲惨遭遇,媒体是这样报道的:一只巨大的海怪发动突袭,伸出列车般粗细的蛇臂抓住它,在海底岩石上像磕鸡蛋般磕碎,所有乘员全部遇难,尸体都没有留下。从找到的黑匣子来看,画面中摔破潜艇的庞大蛇臂,表面疙疙瘩瘩,布满了脸盆大小的吸盘,似乎验证了那是一只章鱼王的观点。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核电站泄漏事故——当时就有人预言,在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海洋环境中,核废水必将诱变出哥斯拉。
就在日本列岛遭遇一场十级大地震,大部分岛屿沉没,几百座核电站被破坏沉入海底之后,海洋生物变异的步伐确实加快了,从水母到海马,再到天使鱼,几乎所有物种都在变异,但最让人吃惊的还是章鱼,它不仅演化出某些巨大的品种,同时还产生了智力上的飞跃。
我在京城,百慕大三角距离我非常遥远。每天人山人海的拥挤,忙碌不堪的生活,让我几乎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理智的庇护,阴暗心理也就不免滋生了,或许我如此热衷于这类灾难新闻的原因,就是为从别人的不幸中寻求心理安慰:哦,真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无限拥挤的生活令人窒息。自从大科学家林壑攻克干细胞长寿技术后,每个人都能活到300岁。呈几何级数疯狂增长的人口,将地球变成一个就要撑爆的沙丁鱼罐头,更不用说京城这样的超级城市了!
所以,当柯林斯老师邀请我到大西洋海城工作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据我所知,大西洋海城选址在百慕大三角的马尾藻海,主要并不是为了减少北美大陆的气候灾难,而是因为在大西洋最深处的波多黎各海沟,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矿,足够维持地球50年的化工原料需要。
迎接我的是一个叫做科里亚索的年轻女孩儿。她看上去不超过25岁,高高的鼻梁,碧蓝的眼睛,白皙的皮肤,金色的长发,面容像水蜜桃一样甜美,一袭白纱裙勾勒出身体的窈窕妩媚,简直就像从西方油画中走出的仙女。
柯林斯老师去了委内瑞拉海盆,据说那里又发现一处海洋变异生物的巢窠,除了研究小组成员,还有大西洋海城的武装部队随行,科里亚索这段时间先带我了解大西洋海城。
“这里可以提供几千种海洋食品,即使每天换着花样吃,一年也不会重样。”我和她面对面坐在透明的水下餐厅中,才吃过海苔马林鱼卷,正在品尝一杯海豚奶,这种奶调制后的味道类似牛奶,但比之更鲜美。在桌面的触摸屏上,有着长达几十页的下拉菜单,定价均很便宜,随便点击哪种,食物都会在五分钟内通过传送带送过来。
我望着脚下无尽海水的深渊,看见有无数道光束,五颜六色,冲破黑暗在水底扫来荡去,就像乍放在夜空背景的流星群,突然有一种悬在半空就要坠落的错觉。虽然我早就知道大西洋海城除了致密金属,更多是用碳纳米纤维制成,这种材料成本极其低廉,不过是到处都有的碳元素,坚韧性却极其惊人,也被用于制造太空电梯,所以墙壁尽管薄到透明,但足以抵抗深水的巨大压力,是绝对安全的。
内容来源:书问
作者于洛生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28元